芯片制裁,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发布于:2022/5/18 10:13:30 | 3218 次阅读

    半导体是为从苹果 iPhone 到 F-35 战斗机等所有产品提供动力的微型芯片,是全球化的真正产物。他们的技术复杂性与其供应链的物流复杂性相匹配,其供应链遍布全球。
    因此,这些芯片正在感受到加速去全球化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过去几年中,从鞋履到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的制造商都在转移生产,受到保护主义政府设置贸易壁垒以保护国内经济免受地缘政治力量影响的鼓励。逐渐地,全球化世界的“准时制”供应链,将生产的各个方面外包以大规模降低成本,正在让位于接受国内供应商更高成本的“以防万一”模式。以优先考虑安全性和弹性。正如《卫报》所说,国际供应链并没有提供竞争优势,而是成为“一个国家在追求外交政策目标时可以相互困住的网络”。
    在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执政期间,半导体行业首先受到美中贸易紧张局势的打击。大流行造成的广泛供应链中断进一步暴露了该行业隐藏的漏洞,引发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芯片短缺。现在,乌克兰战争导致美国和欧盟禁止向俄罗斯出售半导体,韩国和中国台湾这两个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出口地区也打算执行这项政策。
    现在,世界领导人已经从被动战略转变为自信战略,即拥有半导体可以让国家保持对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在这种战略中,国家采取行动积极拒绝对手获得该技术,包括强制执行制裁。事实上,在美中新兴经济斗争中,芯片正在成为核心技术武器。
    将芯片市场转变为技术战场,不仅会对行业本身产生巨大影响,还会对全球力量平衡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为私营公司、消费者和国家等方分摊成本和收益。
    目前,俄罗斯和中国都非常容易受到半导体制裁的影响,各自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暴露出来。然而,制裁的使用——甚至威胁——肯定会激励两国实现技术独立,包括将其半导体供应链与西方的供应链脱钩。
    与此同时,华盛顿严重依赖其在东亚的盟友来维持其目前在北京和莫斯科方面的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它不能在半导体上追求独立的战略。它必须与其他国家合作制定多边制裁战略以实现其目标。
    新武器
    作为现代经济的命脉,芯片供应就像资金流动一样,可以击败敌人。然而,与金融战不同的是,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仅享有相对而非压倒性的主导地位。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角色使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享有特权地位。华盛顿有办法单方面对恐怖组织和敌对国家发动经济战,而美国二十年来,财政部一直在磨练此类制裁措施,从 2000 年代初最初尝试切断对基地组织的捐款开始。今年克里姆林宫的全面“震惊和敬畏”经济闪电战,其中包括冻结俄罗斯主要银行的外汇储备,是美国对对手实施的最具破坏性的制裁行动之一。
    然而,任何打击独裁经济的芯片制裁制度都需要自由进行谨慎的外交协调。
    相比之下,半导体的武器化是最近才出现的,在战略方面还有待优化。特朗普政府在 2020 年“制裁华为”,禁止外国公司向该公司出售任何使用美国零部件制造的产品,包括半导体,这是其首次对外国实体施加全部力量。对华为利润的巨大打击表明了这种新经济武器的致命性。
    然而,除了金融战之外,芯片制裁还取决于赢得其他国家的共识。这是因为最先进的芯片不是在美国制造的,而是在东亚制造的。
    台湾生产 92% 的小于 10 纳米的半导体工艺节点,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提供动力。与此同时,韩国在内存芯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动态随机存取内存芯片或 DRAM 的市场份额约为 75%,NAND 闪存芯片的市场份额为 45%。美国仍然在芯片设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台湾公司也在这方面取得进展。2021 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四家台湾公司跻身最赚钱的 10 家芯片设计公司之列,另外六家是美国公司。
    因此,任何打击独裁经济的芯片制裁制度都需要盟国之间进行谨慎的外交协调。意识到这一点,华盛顿最近提出了与日本、韩国和台湾建立四边形半导体产业联盟的想法。引人注目的是,首尔对这个想法表示谨慎,担心这可能会危及其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这暗示了美国将面临的持续挑战,即确保其盟国在实施此类协调制裁时不会破坏阵营。
    俄罗斯的自力更生
    拜登在俄罗斯宣布入侵乌克兰后就对俄罗斯实施了第一轮制裁,当时他还指出,美国旨在“削弱(俄罗斯)在 21 世纪高科技经济中竞争的能力”。俄罗斯的许多基础设施和硬件都是苏联时代的遗留物。那么,俄罗斯经济进入本世纪有多远?
    如果晶体管是任何措施,不是很远。俄罗斯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是Mikron集团,该公司每年生产约 5 亿片芯片,其中大部分最终用作为借记卡、生物识别 ID、公共交通通行证等提供动力的射频识别票。Mikron声称在 2014 年生产了 65 纳米工艺节点,但结果证明这是一款尚未准备好进行商业生产的实验产品。截至目前,该公司最小的工艺节点为 90 纳米。即使Mikron实现了 65 纳米工艺节点,俄罗斯仍将至少落后行业领导者台湾台积电 10 年,台积电在 2005 年发布了这种规模的工艺。
    因此,俄罗斯依赖半导体进口来维持其科技公司的运转。在美国制裁之后,Yandex——俄罗斯的谷歌——正在走向毁灭。为其服务器提供动力的芯片短缺可能会给其云业务、搜索引擎、音乐流媒体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带来厄运。该公司正在仓促重组自己并出售业务以保持领先地位,并预测它将在一年内耗尽芯片。
    但在俄罗斯最小的科技领域之外,该国更广泛的经济可能刚刚摆脱了半导体制裁的痛苦。也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的技术落后可能有助于缓冲跌幅,因为它的资源驱动型经济需要更少的高科技投入,从而降低了颠覆的可能性。
    普京多年来一直称赞人工智能技术,称其对于至关重要。然而,他的行动未能实现他到 2030 年将俄罗斯变成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宏伟雄心。尽管俄罗斯经济规模庞大——2021 年将成为世界第 11 大经济体——但俄罗斯对芯片的需求相对较低。该国每年消耗价值约 5 亿美元的半导体,仅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 0.1%。根据科技新闻网站 Protocol 对俄罗斯海关数据的分析,这些进口的大部分是用于开关、电机控制和其他部件的传统机械的松散模拟芯片,而不是来自英特尔或英伟达等公司的尖端微处理器。
    事实上,俄罗斯仍然是一个石油国家,除了军事硬件和传统太空计划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尖端技术。与中国不同,它没有将其经济未来押在突破性的下一代技术上。但随着制裁开始生效,克里姆林宫正在弥补失去的时间。
    4 月中旬,俄罗斯宣布斥资 383 亿美元通过建立在国内设计和制造芯片的能力来增强其自力更生能力。莫斯科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提高 90 纳米工艺节点的产量,并在 2030 年之前开发和制造 28 纳米芯片。
    中国的脆弱性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拥有更加强大的国内半导体产业,由中芯国际(或称中芯国际,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全球第五大晶圆代工厂)和中国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华虹领衔。这两家公司生产的 28 纳米节点仍然比台积电落后几代,但至少比俄罗斯同行领先十年。他们尚未突破 10 纳米的临界阈值,这将使他们能够为领先的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提供芯片,但两者都没有停滞不前。
    中芯国际将在 2022 年斥资约 50 亿美元在北京、深圳和上海建造新的制造工厂,同时升级其他设施。华虹的销售额在 2021 年飙升 70% 至 16.3 亿美元,该公司正在扩大产能并在上海股票市场进行第二次上市以筹集更多资金。
    去年,阿里巴巴发布了 5 纳米服务器芯片倚天 710,这是该国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设计之一。紧随其后的是阿里巴巴为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然而,由于中芯国际或华虹缺乏尖端的制造工厂,阿里巴巴将不得不将生产外包给台积电或三星。
    类似阿里巴巴这些中国公司的困境是中国容易受到制裁的核心。尽管其公司可以为一系列工业能力设计尖端芯片,但它们仍然依赖外部公司来制造它们。如果这些公司拒绝运送芯片,中国就会陷入困境。
    中国的问题与俄罗斯的问题相反。俄罗斯对高科技芯片的需求有限,而中国则需要它们,并已投入巨资建设高科技经济,有望为其人民带来相对繁荣。如果受到制裁,国内生产可以填补更大芯片的短缺,但不能填补最先进芯片的短缺。
    尽管中国公司可以设计尖端芯片,但它们仍然依赖外部公司来制造。如果这些公司拒绝运送芯片,中国就会陷入困境。
    尽管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比俄罗斯更能自给自足,但切断高端芯片的供应对于北京的大经济战略来说将是更大的挫折。中国正在试图通过提升价值链来超越其东亚邻国。这意味着其经济结构甚至政治合法性可能比俄罗斯更容易受到芯片破坏的影响。
    正如台湾工业技术研究所的专家所指出的,切断中国大陆与台湾芯片的联系将极大地阻碍其人工智能和 6G 雄心,并将迫使北京重新调整其整个产业战略。
    2019 年,随着特朗普对华为的打击,中国已经尝到了芯片制裁的滋味,这引发了其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急剧下降,并缩小了其电信市场份额。如果美国将禁令扩大到所有中国公司,这就是整个中国科技行业可能面临的一个缩影。
    赢家和输家
    制裁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它们的政府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对手的影响,同时尽量减少对本国经济造成的成本。
    由于俄罗斯出口的电子产品如此之少,西方的半导体制裁对国外消费者的影响微乎其微。对中国的类似制裁将产生更大的反响,影响范围广泛的产品,从苹果的 iPhone 到特斯拉的电动汽车,这些产品今天在中国制造,采用尖端芯片。这意味着半导体制裁可能会推动全球电子品牌搬迁他们的生产转移到其他市场,同时破坏了供应的稳定并导致价格波动。
    然而,也有潜在的好处。对这些国家的制裁意味着原本用于这些国家的芯片将被重新定向到国际市场,从而缓解由流行病驱动的供应短缺,这种供应短缺仍然无处不在。
    对于芯片制造商本身来说,情况喜忧参半。较小的业务可能会因中断而崩溃,但行业领导者将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适应。例如,在 2020 年,台积电通过提高收入目标来摆脱其最大客户之一华为的损失,因为它知道它有大量潜在的新客户等待从其工厂下订单。
    展望未来,地缘政治风险肯定会重塑全球半导体市场和芯片驱动的多种产品。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经济竞争中,人们应该会看到消费者中的技术民族主义抬头,政府和科技公司之间的战略协调会增加。结局是不可知的,但从现在开始,一个讽刺似乎不可避免: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将越来越多地在极薄芯片的微观印记上上演。
参与讨论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推荐阅读

非凡十年:“升值”通信专利中国价值

过去十年,是通信产业发生伟大变革的十年。信息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凸显,实现了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根本转变。同时,这十年,中国通信行业专利经历了从“追赶”到“比肩”再到“超越”的过程,虽经历艰难险阻,但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从3G到6G:专利科技创新活跃 十年间,从网到端,中国通信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当前,中国在5G和

liuguofeng123 | 发布于:2022-08-31 0评论 0赞

晶科能源:拟募资100亿元用于11GW高效电池生产线等项目

晶科能源近日公告,拟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可转债,加码光伏主业。此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11GW高效电池生产线项目、晶科光伏制造有限公司年产8GW高自动化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上饶市晶科光伏制造有限公司新倍增一期8GW高自动化组件项目、年产5GW太阳能组件及5G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liuguofeng123 | 发布于:2022-08-02 0评论 0赞

肖亚庆:奋力谱写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在《中国网信》杂志2022年第3期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网络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际国内大局出发,鲜明指出了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深刻阐明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原则要求、

holle | 发布于:2022-06-15 0评论 0赞

碳化硅“上车”,究竟有多“卷”?

如今,碳化硅“上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难以绕开的话题,而这要归功于搭载意法半导体碳化硅器件的特斯拉Model3的问世,使诸多半导体企业在碳化硅上“卷”了起来。 2021年9月,特斯拉宣布旗舰车型Model3将搭载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功率器件,此举奠定了碳化硅“上车”的里程碑。意法半导体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占尽先机,成为当前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的主要玩家。 汽车功率半导体领域龙头老大英飞凌,凭借其广

holle | 发布于:2022-06-14 0评论 0赞

5月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加速恢复态势

2022年5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5月,随着汽车产业链全面复工复产,汽车市场呈现加速恢复态势,产销分别完成192.6万辆和186.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和12.6%,降幅比4月分别收窄40.4个百分点和35.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高速增长,产销同比均增长1.1倍。 一、5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6%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2.6万辆和186.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7%和5

holle | 发布于:2022-06-13 0评论 0赞

物联网产业链:迎来“顺风期”

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成为当前首要任务。而作为中国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的物联网,也正迎来发展的“顺风期”。 物联网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数字经济则是物联网时代的最终经济形态。据行业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约26.1%。

holle | 发布于:2022-06-10 0评论 0赞

谁执“算力网络”牛耳?

算力已经成为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据统计,算力规模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1.6‰和0.8‰。近几年,我国每年算力的增长速度达到几十个百分点,推动整个数字经济和GDP高速增长。算力正成为数字社会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了对算力网络的需求。目前运营商、通信企业、云服务商、IDC企业都想在算力网络上发力,谋求在算力时代拥有一席之地。 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 算力网络在电信运营商近期发布的

holle | 发布于:2022-05-17 0评论 0赞

植根昇腾的AI人才,为什么值得期盼?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正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全国各地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各省份都颁布了相应的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行动计划,国内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正席卷全国。我国自主创新的人工智能产业是保证我国稳定、稳健走向智能世界的根基。为构建AI根技术,对AI人才,尤其是基于自主创新he心技术路线的AI人才需求大增。 开发者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作用毋庸置疑,他们是AI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的基石

holle | 发布于:2022-05-13 0评论 0赞

引领上行产业发展:超级时频折叠5G-Advanced创新技术来了

中国电信携手华为成功召开5G-Advanced超级时频折叠联合创新发布会,旨在围绕上行赛道不断突破,以超级时频折叠等创新迈向千兆上行,助力建设5.5G‘11N’网络,深化数智社会转型。 “超级系”家族zui新成员 5G开启数智社会,5.5G则面向深化数智转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传输交互将成为现实,移动网络需要达到毫秒级时延下的泛在万兆体验。同时,数智社会将需要支撑千亿联接的

holle | 发布于:2022-05-12 0评论 0赞

怎么读:通信业半年“成绩单”背后

工信部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三大运营商也在同一天发布了6月份主要运营数据,从这一系列数据来看,上半年运营商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而在同一天,工信部举行了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会议指出,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统筹推进基础设施、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7月20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

unionblog | 发布于:2021-07-22 0评论 0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