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iPhone、华为、三星、小米手机成本,苹果有多暴利?

发布于:2018/9/29 17:09:01 | 1286 次阅读

  今年苹果将一台手机卖到一万三,「史上最贵 iPhone」大概是很多人对今年新 iPhone 最深刻的印象了。
  那么史上最贵 iPhone 到底贵在哪里,最近 TechInsights 对 iPhone XS Max(256GB)进行了拆解分析,报告显示这款机型的组件成本约为 443 美元(约合 3044 RMB),比 64GB 的 iPhone X 高了近 50 美元。
  034ednc20180927
  不过相比起 iPhone XS Max (256GB) 1299 美元的售价,组件成本仅占了 34%,毛利率可能比 iPhone X 还要高,这是否就是苹果一度占据智能手机市场 9 成利润的秘诀?
  史上最贵 iPhone,也是成本的 iPhone
  根据 TechInsights 的拆解报告,iPhone XS Max 组件中最昂贵的依旧是屏幕,成本为 80.5 美元。A12 仿生芯片和基频芯片次之,为 72 美元。紧随其后的闪存芯片,为 64 美元。
  除此之外成本较高的还有 44 美元的摄像头和 58 美元的机械组件,比起去年的 iPhone X,基本上 iPhone XS Max 所有组件的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035ednc20180927
  不过毕竟屏幕也从 5.8 英寸增大到了 6.5 英寸,电池容量也随之上升,一些组件成本的增加不可避免,此外由于 OLED 屏幕的供应几乎被三星垄断,苹果在屏幕组件上的议价空间也比较小,而屏幕也是 iPhone 成本的组件。
  036ednc20180927
  报告称苹果为了控制成本,已经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移除 iPhone XS Max 的部分 3D Touch 组件来抵消屏幕成本,据悉砍掉的组件成本有 10 美元,这才将屏幕成本维持到 80 美元。
  iPhone XS Max 443 美元的组件成本也再次刷新了 iPhone 的组件成本记录,比 iPhone X 的组件成本(395.44 美元)高了近 50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 11 年来,iPhone 硬件成本在售价中的占比已经从初代 iPhone 时的 46% ,压缩到如今的 34%,与此同时 iPhone 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也从 549 美元上涨到如今的 724 美元,涨幅达到 35%。
  一方面压缩成本,一方面提高售价,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iPhone 高利润的由来。具体来看,iPhone 的售价经历几个比较明显的涨价节点,分别是 2008 年、2011 年、2017 年,代表机型是 iPhone 3G、iPhone 4s 和 iPhone 8。
  037ednc20180927
  这几款机型分别让 iPhone 的起售价迈向 599 美元、649 美元 和 699 美元大关,而去年的 iPhone X 更是直接把门槛升到了 999 美元。巧合的是,这几款的机型的硬件成本占比都能比上一代有所下降,保持在售价的 30% 左右。
  前两天彭博社一篇文章指出内存空间实际上是 iPhone 中钱的部分,苹果用远高于闪存成本的涨价幅度来获取更多利润,这个观点放在整个组件成本上似乎也能成立。
  但如果就此说苹果能在 iPhone 上获得六成多的毛利也未免太理想,毕竟除了组件成本,还有组装、研发、软件、广告和分销等一系列成本。
  至于怎么看待 iPhone 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后文再作阐述。
  iPhone 成本和利润在智能手机市场是什么水平
  既然要说 iPhone 暴利,那不妨来看看市场上其他智能手机的组件成本在售价中的占比。
  今年 3 月份TechInsights 曾对三星Galaxy S9 +、三星Galaxy Note8、华为 Mate10 与 iPhone 8 /iPhone X 的各项组件成本进行对比。
  039ednc20180927
  根据 TechInsights 的数据,Galaxy S9 +的组件成本为 379 美元,这个成本接近 iPhone X(395.44 美元) 其中摄像头成本为48 美元,比 iPhone XS Max 还高,
  040ednc20180927
  不过 S9 + 的屏幕的成本却比 Note 8 和 S8+有所下降,约为 72.5 美元。同样是 6.5 英寸 OLED 显示屏,但成本却能比 iPhone XS MAX 更低,这显然是得益于自身的显示屏供应链优势。
  而 S9 +的售价为 840 美元,组件成本占到 45%,相比起 iPhone X 和 iPhone 8 ,S9 + 的利润率显然要低得多,大概只相当于初代 iPhone 的水平。
  至于华为 Mate10 组件成本为 290 美元,比 iPhone 8 (285 美元)略高,价格也跟 iPhone 8 相差无几,因此在售价中的占比与 iPhone 8 一样为 40.8%。
 

  与 iPhone 旗舰的组件成本对比,Mate10 和 S9 +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屏幕成本都比 iPhone 低,而摄像头都比 iPhone 高,其他组件包括内存、存储、射频收发器、电池等组件的成本和其差别不大。
  这样看来,iPhone 的硬件成本占比虽然在行业内算是比较低,但并没有和三星华为等厂商的主流旗舰降拉开非常大的差距,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却没有不像数据上看起来那样可以去到四五成。
  根据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的一份报告,在 2018 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的总利润为 114 亿美元(约合 784 亿 RMB),其中苹果就吃掉了 62%,不过这已经比去年第四季度 86% 掉了一大截,这意味国产手机分食了智能手机市场更多的利润。
  042ednc20180927
  尽管如此,除苹果外的各家手机厂商利润率依旧就不高。以 IDC 公布的2018 Q2 各大手机厂商出货量计算,苹果每卖出一部手机能获得 1171 元利润,而华为只有 115 元利润,OPPO 和 vivo 分别为 133 元和 134 元,最惨的是小米,只有 73 元。
 

  所以雷军承诺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 5%,与其说是良心表现,不如说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利润普遍不高,华为荣耀总裁赵明就曾表示利润率能达到 5% 这个水平的手机厂商 「凤毛麟角」。
 

  市场份额排在前五的手机厂商中,大概只有苹果和三星能做到利润率能超过 5% 。不过就算以苹果每台手机 1171 元的利润计算,也只是占到 iPhone 平均售价 724 美元(约合 4978 RMB)的 23.5 %。
  如果硬件成本真的只占售价三成多,再扣除 23.5% 的利润,剩下的近五成哪里去了呢?
  万元 iPhone 成本 3000,这就是苹果暴利的真相?
  正如上文所说,看待 iPhone 的成本不能只看硬件成本,不过这点非常容易被消费者误解。
  比如雷军所说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 5%」,并不等同于将小米手机的售价乘以 5% 就是每台手机赚到的钱,也不是说售价的 95% 都是硬件成本。
   ▲ 小米 8 透明探索版
  利润确实就等于收入减去成本,但这里所说的净利润,剔除的除了硬件的物料和生产成本,还有研发、营销、税费、费和渠道分成等等一系列费用。而每一家厂商的情况可能都有不同,至于具体的构成比例厂商也很少会公开。
  第三方机构的数据确实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组件成本难以准确体现出厂商的利润构成。苹果 CEO 库克在 2015 年曾表示这类成本分析并不能反映实际成本:
  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能够接近的报告。
  所以要准确估算 iPhone 的成本构成并不容易,比如 iOS 12 的研发优化成本就不在 443 美元的组件成本里,苹果第二季度财报中透露研发成本已经投入了32 亿美元,未来一年投入可能投入超过 100 亿美元。
  但你很难厘清这些研发费用在不同产品线上的分配比例,而且研发费用中还有一部分是性工程费用(Non-recurring engineering),即某项技术研发完成后可以在后续多款产品中复用,这在 iPhone 中也很常见,那这部分成本要怎么计算也十分复杂。
  当然还可以看经营利润率,也就是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如果用这个指标计算,苹果上一财季的经营利润率为 21.6%,意味着苹果可以在每 1 块钱的收入中赚到 2 毛钱,利润已经十分可观,但这是苹果整体的利润率,不足以说明 iPhone 的情况。
  不过 iPhone 确实赚取了智能手机市场大部分的利润,这里面既有一定的品牌溢价,也和成本控制有一定关系。相比与华为 OV 等国产手机厂商在线下渠道的大量投入,苹果的直营店一直是坪效的零售店,而任正非则抱怨虽然手机卖得多,钱却被渠道赚走了。
  至于 iPhone 这种利润算不算暴利,似乎大众对暴利的定义也各有不同,有人说 5% 已经算暴利了。
参与讨论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推荐阅读

TME中国介绍

  TME-TransferMultisortElektronikSp.zo.o.  深圳特美意电子贸易有限公司  是波兰TransferMultisortElektronikSp.zo.o.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  2018年在深圳成立,是TME公司在亚洲的第一个子公司,主要负责TME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市场的业务及市场拓展。  TME波兰总公司始创于1989年  初是两兄弟开设的电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4-12-17 0评论 0赞

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专家组(HEAG)召开工作会议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持续提升,正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生深刻变革。为应对此种形势,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国际标准法规协调的参与力度,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论坛(UN/WP.29)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层面,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国际标准法规协调活动正快速推进。 为更有效地支撑上述组织的国际标准法规协调活动,2017年全国汽车标准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2-01 0评论 0赞

苹果推出搭载M2芯片的新款iPad Pro 799美元起售

据苹果官网,苹果推出搭载M2芯片的新款iPadPro。 11英寸wifi版起售价为799美元,wifi+蜂窝网络版起售价为999美元;12.9英寸wifi版起售价为1099美元,wifi+蜂窝网络版起售价为1299美元。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9 0评论 0赞

新能源汽车领衔 “中国智造”加速登陆欧洲市场

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巴黎车展时隔四年再度启幕。在这场被视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的盛会上,国内外汽车品牌云集,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再次领衔中国汽车出海。 长城汽车欧洲区域总裁孟祥军表示:“欧洲是长城汽车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巴黎车展是长城汽车向欧洲市场展示GWM品牌和产品的最佳机会。长城汽车正在研究汽车行业碳排放的整个生命周期,到2025年,将推出50多款新能源产品,全力支持可再生能源使用,为全球用户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9 0评论 0赞

严监管时代来临,电子烟“通配”大战走向何方?

针对通配烟弹厂商的一系列诉讼的结果,将对生产通配烟弹的品牌未来在电子烟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中国电子烟监管全面生效。而在电子烟行业进入规范化、法治化阶段前夕,一场围绕着通配烟弹的争论在行业里发酵。 “通配”是电子烟从业者约定俗成的概念。换弹式电子烟由烟杆和烟弹组成,“通配”烟弹指的是非品牌商生产、可与品牌烟杆匹配使用的烟弹。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被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9 0评论 0赞

Bourns 全新大功率分流电阻器

采用金属感应引脚,专用于大电流应用中进行精确测量 全新分流电阻器专为电池管理系统、大电流工业控制和电动汽车充电站 提供高可靠性、高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美国柏恩Bourns全球知名电子组件领导制造供货商,宣布新增12款CSM2F系列功率分流电阻器,扩展其产品组合。全新系列采用铆接通孔金属传感引脚,可满足大电流应用中对电压测试点精确定位日益增长的需求。最新型Bourns?CSM2F系列分流电阻器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8 0评论 0赞

请尊重元宇宙“这个筐”

元宇宙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但区别在于有的像聚宝盆,有的像垃圾桶。国庆假期刚结束,中青宝“90后”董事长李逸伦便亲自上阵,玩起了元宇宙婚礼。靠着老板首秀和代言,中青宝顺势推出“MetaLove元囍”App,正式进军元宇宙婚礼赛道。 就产品而言,如同其他元宇宙产品,李逸伦的元宇宙婚礼“新奇与吐槽齐飞”:有人说是有趣的尝试,有人则认为像QQ炫舞结婚系统。要知道,QQ炫舞是一款推出了十余年的老游戏。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3 0评论 0赞

边缘计算:突围商业模式痛点

截至8月末,中国5G基站总数达210.2万个,中国5G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随着5G加速融入千行百业,互动直播、vCDN、安防监控等场景率先大规模落地,车联网、云游戏、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等场景也快速走向成熟,这些更大流量、更低时延、更高性能的场景涌现,对边缘计算的刚性需求势必爆发。 GrandViewResearch预测,即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边缘计算和5G网络市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3 0评论 0赞

商务部回应美商务部升级半导体等领域对华出口管制并调整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日就美商务部升级半导体等领域对华出口管制并调整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应询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日,美国商务部在半导体制造和先进计算等领域对华升级出口管制措施。同时,在将9家中国实体移出“未经验证清单”过程中,又将31家中国实体列入,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中方注意到相关情况。首先,通过中美双方前一阶段共同努力,9家中国实体zui终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3 0评论 0赞

TCL华星官宣与奔驰合作:推出全球首款横贯A柱的车载显示屏

今年1月,奔驰带来了VISIONEQSS概念车,其中控台采用了一块完全无缝的47.5英寸曲面显示屏,横贯整个A柱,令人印象深刻。今天,TCL华星正式官宣与奔驰达成合作,并认领了VISIONEQSS上这块全球首款横贯整个A柱曲面的车载显示屏。 根据TCL介绍,这款显示屏采用了完全无缝的超薄一体化设计,将仪表盘、中控与副驾娱乐显示融为一体,并能够与3D实时导航系统相辅相成。 同时,这块显示屏还采用

0215jiejie | 发布于:2022-10-12 0评论 0赞